相关新闻
构建共同价值体系 形成家校共育格局
发布时间:
2023-05-15 14:21
来源:
——校 长 写 给 家 长 的 七 条 建 议
“教育最美的声音,是家校同频的回响;教育最好的告白,是家校共育的互动。”随着2022年1月1日《家庭教育促进法》的正式施行,对家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细化了监护人在家庭教育中的职责,这对于许多家长朋友来说,无疑是一个挑战。
而初中阶段在一个孩子求学时期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,又因为孩子正临青春期,状况频出,家长朋友们在与孩子交流时也会遇到问题与困惑。作为一名长期耕耘在教育阵地的校长、教师,同时也作为一名家长,特此给大家一些建议,期待形成家校共育格局,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。
1.关注成长。决定孩子一生的,肯定不是学习成绩,而是其人格修养的完善。要正视孩子的成长,不要一味的重视成绩,要关注孩子人格、品德、心理、情感,每天的感受等,如处理问题的自信、从容、果断,与人交往的能力态度,与人合作的责任与担当。一个孩子成长和谐了,不会影响成绩;成长进步了,成绩才能进步。以牺牲成长而赢得的成绩提升,那是畸形成长,代价太大,一定走不远、走不稳。多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,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,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,关注他们的休闲娱乐,给他们点自由空间、实践机会。都说“孩子成人在于家庭,成才在于学校,成功在于社会。”这很有道理。
2.合理期待。家长对孩子期待值不能过高,不能超过孩子的承受范围。合理期待是动力,过高期待是负担,容易给孩子压垮。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,有自己的潜质禀赋、性格特点、兴趣爱好,他有自己的意愿想法、目标追求。作为家长要学会引导孩子树立孩子自己认同、喜欢的人生目标和成长方向。孩子的人生是孩子自己的,他们有权利在家长、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去创造,自己去努力。只要他们尽力了,达到什么样的目标,我们家长都要接受。切不可,把我们的人生遗憾,通过我们的下一代来弥补,也不能跟别人的孩子比较来满足我们家长的虚荣心、攀比心。这是非理性的,家庭教育出问题的主要原因是——急,家长高期望、高要求;家长过度关注学习成绩,不关心心理感受;家长过度抚养,包办生活、思想;造成家长焦虑急躁,导致亲子关系恶化,家庭氛围紧张。家庭教育效果不好,根源往往是家长的认知和心态问题。
考上高中,考上大学固然好。考不上高中,就没有出路了吗?就为了考高中才念初中吗?考不上高中,念初中就没有意义了吗?二十大报告中,习总书记强调了普职融通问题,职业高中也可以念本科。现在国家极缺技能型人才和大国工匠。我们十二中的理念是关注全体学生,促进全面发展。每个学生我们都不放弃。指导孩子有初步的职业规划,你是考普通高中考大学走学术之路,还是考职业高中考高职走技能之路,看你的兴趣特长和努力程度。每个孩子都有出路,都有希望。只要这个孩子积极上进,核心素养好,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。
3. 有效交流。会爱才是真爱。与孩子沟通时,不能把孩子看成孩子,尤其初中阶段。要把他们看成大人,要改变我们固有的对孩子身份的认知态度,用对大人的口吻和语气与之沟通。孩子和大人一样,也渴望尊重。
我们都说爱情是双向奔赴,其实亲情也是一样的,教育的本质就是彼此的成长,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孩子会得到成长,同样也是父母的自我修行。作为父母,要通过合适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爱,千万不要抱着“我是为你好”的心态与孩子相处,先去试着成为一个孩子,寻找到那种最初的纯真的感觉,才能更好地与孩子沟通。做有效交流,而不是一厢情愿,强加于人。心理学家李雪说:爱与不爱的区别很简单,爱你的人关心的是你的感受,愿意与你一起把事情解决好;不爱你的人,遇到事情第一时间讲道理分对错,目的是把责任推到你身上。
当孩子的成绩不理想时,不要指责,而是应该分析原因,想办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,想办法帮他。其实,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,有学习态度问题、难度科目增加问题、习惯方法问题,还有家庭环境问题、班级氛围问题、孩子情绪周期、生理周期问题、同伴关系、师生关系问题,目标理想、奋斗动力问题、家长教师期待问题、营养睡眠问题、虚荣心把控问题等等。学生学习的“主餐”在学校、在课堂,成绩不理想要综合分析,理性对待,对症下药,紧跟学校的教学思路走,不要成绩不理想就首先想到补课,这是个误区。
4. 严慈相济。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,既要对孩子严格要求,不迁就,不放任,又要对孩子慈爱为怀,给孩子足够的体贴、关心、爱护。要“严而有方,严而有度,严中有信,严中有爱。”明确该管不该管的原则,分清基本需求和欲望需求。我赞同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《教育漫话》中的观点,即“基本需求要及时满足,欲望需求节制满足。”不要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。人根本上依靠精神立身,过度的物质满足会误导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价值观选择。其实人与人的本质差别就是一个人的节制能力,要培养孩子的节制能力。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。应该孩子自己独立完成的事情,必须独立完成,力所不及的事情可以帮一帮。每天的衣食起居,学业作业,家庭义务,都应该无条件的由孩子独立完成。我们今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目的,就是让学生更好的社会化,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,走向独立生活。
5.保持一致。教育是一场美丽的邂逅,老师满怀责任,家长满怀信任,以爱之名,携手同行方为上策。作为家长,我们应该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,和老师保持高度一致,尊重他,相信他,排除外界干扰,认真听取老师的意见和建议,并配合老师的教学和要求,遇到困惑问计于老师。这样做,孩子肯定差不了。事实证明互不信任的家校关系,对孩子成长极为不利。老师要求这个,家长否定这个;老师说这个对,家长说那个对,教育力量被抵消了,形成不了合力。家长一定要跟老师一条心,跟学校一条心,观念一致,形成合力,教育才有力量,才有利于孩子们成长。
6.言传身教。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,父母的言行和孩子的个性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,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思维方式、行为习惯和个人成长;家庭教育中更为重要的是身教,也就是以身作则,做好孩子的榜样,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,首先你自己就得成为什么样的人。家长的状态决定孩子的状态。家长积极上进,孩子就积极上进;家长懒散怠惰,学生就懒散怠惰;家长勤奋俭朴,孩子就勤奋俭朴;家长有目标追求,孩子就有目标追求;家长有大胸怀、大格局,孩子就有大胸怀、大格局。为了能够使自己的孩子更加茁壮的成长,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一定要言传、身教两不缺,给孩子做好榜样,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,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,让孩子越来越优秀。
7.亲子情感。“温暖的家”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,要提升家庭情感教育。家庭中负向情感交流过多,对孩子成长是不利的。漠不关心不行,过度关怀也不行。英格兰教育家尼尔在《夏山学校》中说过:如果只发展头脑而压制情感,生命便会失去活力;如果情感可以自由发展,头脑自然得到发展,情感发展与智力发展相辅相成。基于情感的家庭充满温情、丰富而有乐趣;基于理智的家庭乏味、单调、冷漠。维系亲密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情感,孩子在家庭中建立起持续而亲密的关系,通过亲密关系获得积极的力量,这可能就是孩子自信、优秀背后的秘密。
家长朋友们,教育之道,任重道远。我们是一家人,都希望孩子们成长成才。我们希望构建起彼此认同的价值体系,形成家校共育格局。因为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持,家庭教育也离不开学校教育的指导。让我们来一场家校共育的双向奔赴,架起家校协同、理念共建、合力育人的坚实桥梁,相信在家庭和学校的双重助力下,孩子们的成长之路必将精彩纷呈,一路花开!
上一页
下一页
上一页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