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关新闻
面对青少年抑郁症,我们教师该怎么办
发布时间:
2021-11-16 08:51
来源:
——做一名识别者、倾听者、引导者
●青少年抑郁症
青少年抑郁症是指起病于少年时期的抑郁症,一般是指13-18岁这个年龄段。抑郁症本身是一个常见病,人的任何年龄阶段都可能会发生抑郁症,其中有几个年龄段相对发病风险更高一些,少年期是其中一个年龄段。因为生理方面会发生一些比较明显的变化,而且变化幅度比较大,这可能是和这一时间段容易发生抑郁症等风险偏高的一个生理基础。当然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很复杂,很难用单一的原因来解释。总之,在少年期出现抑郁症要引起足够的重视,要尽早去心理医院、精神科就诊,接受专业的帮助。
●特点
青少年抑郁症是一种发生在青少年身上的心理疾病,多由个人性格因素及较重学业压力造引起。多在脱离家属监控范围内发病,病情较隐匿,难以被周围人发现,易造成疾病迁延,常出现自杀倾向,甚至社会功能减退,直至无法正常学习才去就诊,为时已晚。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较高,在不良网络诱导下互相影响、互相模仿、互相借鉴自杀经验,对青少年危害较大。
●危害
1、情绪下降、动力缺失。青少年在学习发展阶段学习任务很重,可出现积极性下降,比如学习积极性、参与性下降、学习效能下降,整个精力支持不足、兴趣下降,对所有事情都不能积极投入和参与;
2、影响社交能力提升训练的表达,还会影响成绩提升。
3、较多青少年未意识到自己是一种疾病状态,可能长期在疾病影响下,会造成周围人对自己的误解。认为自己比较懒、不积极上进,甚至对学习过于放松,而自己又沉溺在所谓的自责、无奈中。长时间较多青少年可出现极端行为,包括自残,更极端就是自杀行为。
作为家长、老师、有能力的成年人,应积极关注、科学应对抑郁症。使患者尽快摆脱不良影响,甚至用一种更包容、更积极的心态鼓励其将内心的真实困难、实际要求表达清楚,并给予理解和支持,甚至在学业目标上做适当调整。
面对青少年抑郁症,我们教师应扮演好三个关键角色::识别者、倾听者和引导者。
♦识别者
教师几乎每天都能见到自己的学生,常常能很快注意到他们的变化。学习并且认识青少年抑郁的信号,有助于老师尽快识别青少年抑郁症。
生理表现:课堂上嗜睡(可能有失眠),身体不适(头疼头晕、肠胃不适等),胃口欠佳或暴饮暴食,体重的变多变少,容易疲惫。
认知表现:包括记忆力问题,注意力难以集中,对自我、他人和世界的消极看法,难以做决定,感到失控,自杀意念。
行为表现:包括低落情绪,社交退缩疏离,不参与班级活动,兴趣短缺,不打理外观形象,成绩退步,无理由哭泣,不适宜的反应,易怒易激惹,学习动力减退,自伤,自杀尝试。
♦倾听者
请记住,抑郁的孩子并不是在“选择”表现不佳或退缩。他们想要成功,需要寻求老师和其他人的指导和支持,但缺乏表达自己需求的能力。
勇敢地建立连结:不要害怕和抑郁的学生谈论他们的感受。很多时候,学生寻求的是一个关心他们的人,能够认识到他们的痛苦,并且协助他们辨认自己的状态。
设置安全、私密的环境:寻找合适的机会,与学生单独讨论,确保环境能使得学生感觉到安全、信任。同时,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,不公开宣扬或谈论。
保持开放、不评价的态度:避免先入为主的指出学生有情绪问题,建议从客观的观察切入,与学生讨论近期的感觉。例如:“我注意到你最近的作业质量下降了。发生什么事了?”、“前阵子你上课经常举手,现在很少了。这是为什么呢?”
倾听并且确认学生的感觉: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感到被关心和理解来帮助他们。有时候,仅仅被倾听就足以让人感觉好一点。你可以对学生说:“为此感到难受是正常的。”、“这确实很难处理。”、“你当然不高兴了。这是一个非常有压力的情况。”、“哭也没关系。”、“对此感到愤怒是可以理解的。”
♦引导者
很多时候,老师不仅仅是青少年抑郁早期识别的第一角色,还是早期干预的第一角色。
纳入家庭支持:对于青少年的抑郁,家长的参与不可或缺。很多家长可能还未观察到孩子的异常,与家长及时分享孩子的状态,能够协助父母识别孩子的症状。来自老师的提醒也会引起父母对孩子情绪状态的关心和重视。
连结资源:转介学校中的资源,如心理老师、心理咨询师等,协助孩子得到专业的协助。
弹性调整学业任务:面对抑郁的学生,老师不用轻易降低期望或给出虚假的好分数。尝试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予以弹性调整,例如给学生更多的时间,把作业分解成更小的部分,或者让学生与其他表示有兴趣帮助的人合作。老师可以给抑郁的学生提供时间管理的协助与技巧教学,例如设置时间表,建立to-do list等。
协助课堂掌握:抑郁会导致情绪波动。学生在课堂上会遇到注意力无法集中、疲倦的问题,给他们其他吸收材料的方式,例如让他们录音或提供知识点概述等。
下一页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