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学升入初中以后怎么办——七年级讲座
发布时间:
2020-10-12 15:52
来源:
一、目标:
1、面对小学升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进行普及性心理引导,减轻或消除对陌生环境和不同学习方式的不适感。
2、引导七年级学生科学认识自我,了知人格发展方向,能基本建立自我成长的框架。
二、方式:
讲座
三、内容:
(一)问题的提出
很多同学从小学升入初中,原来生活六年的校园变了,同学和老师都不熟悉了,可能最好的朋友和伙伴也不能在一起了,有一些沮丧、不安全感、甚至是恐慌。还有些同学小学学习非常好,从来都是95分左右,一到初中,感觉自己突然变弱了,得70多分是常事,有时候还会60多分,甚至不及格,对自己产生了巨大的怀疑。还有些同学,小学在家里家长陪着学,在学校老师带着学,到初中有了自习课,不知道该做什么;另一方面,作业突然增多,完全和小学不一样……等等,这些现象给我们带来很多不同的感受甚至是冲击,让很多同学无法确定自己的方向。其实,这些心理反应都是正常的。那么,我们该如何去做呢?首先,要懂得倾诉,把内心的疑惑和恐慌向你信任的人,如家长、老师去倾诉,一方面缓解压力,另一方面从他人那里得到呵护、支持和建议。另外,就是对初中生活做以全面了解,这样可以直接解除疑惑,获得心理能量。今天,我们就从学习这个角度来谈谈如何尽快适应初中生活。
(二)两个方面
●初中和小学究竟有哪些不同?
一、课程设设置不同
除了小学开设的以外,初中还增加了政治、生物、历史、地理等课程,八年级增加了物理,九年级增加了化学。由于课程骤然增多,难度加大,开始的半年里,大家往往感觉力不从心、手忙脚乱,觉得累。这时,我们要树立信心,有问题多主动和老师交流,了解这是小学升初中的正常现象,懂得如何应对。并积极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应新的学习任务。如:记笔记、复述上一节课的内容、计时做作业等等,多在提高效率上下功夫。
二、课时安排不同
初中课时安排比较紧,每天8节课,上学早,放学晚。每节课都有不同的老师上课,没有几节自习课,课上用于复习巩固的时间比小学少,课内练习时间不足。这样,更需要我们尽快建立课后复习的学习系统。写作业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,还包括复习、总结要点、提出疑问和预习等等。
所以,有的同学每天只完成作业,别的什么都不做,成绩是很难提高的。因为还要学会自己整理知识,对知识进行归类和综合;课听懂、作业会做仅是初级阶段,还要追求融会贯通和熟练运用。在这样的摸索过程中,逐渐培养学习独立性、自觉性和主动性,也就是提高自学能力。
三、老师教学方式不同
小学教学过程的设计注重变换形式、创设情境、学娱结合,这些都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相适应。升入初中后,根据思维发展的特点,会更注重引导由原先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。
首先,规律性的知识越来越多。老师上课时会更注重讲清概念,课堂上分析与演示较多。
另外,独立思考的训练越来越多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学,开动脑筋听。
还有,老师在课堂上遵循“以学生为主体”的理念,在整个教学过程中,起引导作用。这就必须让我们不仅能坐得住,静下心,能专注地学习,跟上老师的思路;还要学会独立思考、相互合作、讨论探究等学习方式。
四、学生学习方法不同
初中更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、自主性,老师不会再时时刻刻盯着学生,多是让学生自己去学。所以,必须尽早由“被动学习”转为“主动学习”。
逐步做到“三会”:
会预习:能够在预习的时候画出重点和难点,提出自己的疑问。
会听课:能够集中注意力,并根据老师所讲的内容做必要的笔记。
会复习:课后要能把当天所学的内容做个小结,整理笔记,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,然后进行练习和错题矫正。
应做到“三清”:节节清、日日清、周周清。不留下知识的死角,否则以后的学习中就会被动。
五、作息时间不同
初中作业难度比小学大,时间比小学长,为了有效利用时间,一定要制订一套合理的作息时间表。作息时间要科学合理,执行时有意识地培养我们的自觉性,贵在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坚持下去。
制订作息时间和计划应注意四点:一是根据用脑规律,科学安排时间。比如说,背诵英语和语文最好在起床后半小时或临睡前半小时进行。二是两个学段之间要安排一定的自由活动时间,去做喜欢做的事。三是安排一定的家务劳动时间,不仅培养生活自理能力,更是让大脑休息的最好方式。四是保证有足够的运动和睡眠时间。七年级新生最晚应在十点左右睡觉,如果拖得时间长了,学习效率不一定高,反而容易降低。
●从小学到初中,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一道“分水岭”,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变化。有些同学在小学阶段学习成绩时常出现“红灯”,进入中学后成绩突飞猛进。也有一些同学小学时成绩还是不错的,到了中学却跟不上。了解了这些不同,那么,我们应该如何快速适应呢?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。
1.拥有开放的心态
初中阶段是未成年人的成长阶段。我们不仅要学习知识、培养能力,还要成熟思想、成长人格。所以,首先要有个开放、接纳的心态:悦纳自己,接纳变化,采纳意见。什么都应该去试一试,做一做;不要总是说“我不行”、“我不喜欢”、“我不习惯”,不封闭自己、不禁锢思想。哪怕是失败也会给自己积累宝贵的经验,体会人生不同的感受,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“三观”,促进我们成长。
2.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
好的习惯是一种能力的体现。形成科学的作息时间、专注地读书听课、勤学好问、独立钻研问题、做题认真仔细等良好的习惯,可以让我们每天都有所收获,这样日积月累,必有成效。不是仅凭兴趣,爱学的就学,不爱学的就不学;要培养吃苦精神、自律精神,好的习惯一旦养成,到了九年级,甚至以后的终身学习都不会感到吃力和疲惫。
3.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
中学的学习任务比较重,拥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让我们轻松面对。
一般强调五个环节:①预习②听课③笔记④复习⑤作业。
尤其要会主动预习和复习。当天学的要及时回顾、复习,单元学的要整体复习,阶段学的要系统复习。一边复习,一边整理,把规律性的知识进行归纳,把不会的、不熟的、不通透的挑出来特殊应对。这样,再加上预习,课就能上的轻松,就不会被动,也就不觉得累了。
4.多读书勤积累开阔视野
“多读书、读好书”是成长中的中学生必要的秘笈和宝典。人生学习靠多读书,增长智慧靠多读书。广闻博学是一天一天的积累,读书,尤其是课外书,不可三分钟热度,不可半途而废。从中考角度讲,阅读大量文学作品,关注社会、感悟人生,并用语言文字来熟练表达,特别有助于发挥性题目的得分,而这种能力的形成又绝不是一日之功。
5.多交益友
很多进入初中的同学心情沮丧,因为离开了小学的好朋友,觉得自己特别孤立,上学没意思。其实,新的学校生活恰好给我们带来了结交新朋友的好机会。
首先,为人坦诚是交到益友的法宝。对人热情、真诚,又不过分八卦,懂得尊重他人,这样大家都愿意和你接近。
其次,不用为了迅速交到朋友而故意取悦他人,突然刻意改变自己容易给心理带来伤害和扭曲。“路遥知马力”,让大家慢慢了解,也去慢慢了解大家,一切都会顺其自然。
再次,在内心中向那些态度积极、学习认真、善待他人的同学学习,适时恰当地表达你的羡慕之心和赞美之意,相信你会交到人生的益友。
6.学做好人
弟子规中说的好:“首孝悌,次谨信;泛爱众,而亲仁;有余力,则学文。”所有学习的前提归结到一点就是先要做个好人,只有孝敬父母,理解老师,经受得住批评,能和同学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学生,才能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,也会有长足的发展。
一切改变认识从心开始,有了正确的观念,才有积极的心态,才能改进学习方法,提高学习能力,顺利完成小学到初中的过渡,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中学生。
下一页
下一页